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转载)_莲蓬鬼话_论坛_天涯社区
       神映朱靈音, 虛鼓響瓊鐘。九轡縱雲軿, 逍遙紫霞峰。丹陵啟碧室, 緑庭披五房。金闕煥嵯峨, 藹沬木蓋切上清宮。味此日月華, 盼彼無形方。玄致三靈覺, 蕭條劫仞中。
       何為當塗坐, 五難乘子胸。何不御赤嬰, 乘我泥丸公。不死亦不生, 不始亦不終。於是聖君吟歌畢, 顧引青童使坐, 設流霞之漿, 環剛之果, 赤樹白子, 絳木青實。乃命五老上真仙都左公, 開紫蘂玉笈雲錦之囊, 出靈書紫文上經, 以付青童君, 下授有玄宮玉名, 當為真人者。青童君离席, 稽首拜而受之, 以還方諸東宮。《靈書紫文上經》, 是後聖李君自少學道, 所受修行要文者也。乃太微天帝、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 二天帝口傳之訣, 為真之法, 上皇大度要事, 皆料拔撰集实施祝說, 先後比较條例, 相次為一卷, 刻以紫玉為簡, 青金為文。於是龜母案筆, 真童拂筵, 天妃侍香, 玉童結編, 名之曰靈書紫文上經, 以付五老上真仙都左公, 藏於紫蘂玉笈, 盛以雲錦之囊。侍文者命玉女十人, 在文之左右, 侍聖君列紀者, 命玉童十人, 並司察有書之道士, 言功糺罪, 上聞上清玄中先師。大過被考於三官, 小過奪紀以促年, 大罪禍及於三祖, 小罪止身以受殃, 輕慢則神去, 污穢則文藏也。學仙者開視靈文, 皆當起拜, 盥手燒香也。天靈司察, 可不小心敬矣。諸非傳授, 皆不得妄說篇目, 說則犯走漏地理之科。
       上清金闕靈書紫文, 採飲飛根吞日氣之法, 昔受之於太微天帝君, 一名赤丹金精石景水母之經也。當常見日初出之時, 乃對日東向, 叩齒九通畢, 心中陰呪, 呼日魂之名, 日中五帝之字曰:日魂朱景照韜緑映迴霞赤童玄炎飈像。凡心祝呼此十六字畢, 仍瞑目握固, 存見日中五色流霞, 皆來接一身, 下至兩足。又存令五色上至頭頂, 於是日光流霞五色, 俱來入口中。又日光流霞之中, 自復有紫氣, 大如目童者, 累重數十, 炫煥在五光之中, 名之曰飛根水母也。并俱與五氣來入口中, 向日吞霞, 作四十五咽氣。咽氣畢, 又咽液九過, 畢, 又叩齒九通, 微呪曰:赤廬丹氣, 圓天育精, 剛以受柔, 炎火陰英, 日辰元景, 號曰大明, 九陽齊化, 二煙俱生, 凝魂和魄, 五氣之精, 中生五帝, 乘光御形, 採飛以虛, 輟根得盈, 首巾龍華, 披朱帶青, 轡烏流玄, 霞映上清, 賜書玉簡, 金閣刻名, 飲食朝華, 與真合靈, 飛仙太微, 上昇紫庭。畢,

向日再拜。真仙之中, 萬人已上, 無有一人知日魂之名者矣。此道奥妙, 非血食臭骸可得聽聞者也。天陰無日, 可於室中所臥潔處, 存而為之。清修道士, 精通上感者, 都可不待見日而修之也。若道士休糧山林, 長齋五嶽, 絕塵人間, 遠思清真者, 得日日飲日根之霞, 吞太陽之精, 則立覺體生玉澤, 面有流光也。如其外累人事, 未獲靜形, 浮遊世路, 心拘榮網者, 要以月朔、月三日、月五日、月七日、月九日、月十三日、十五日、十七日、十九日、二十五日, 案而為之如上法, 一月之中十過也。此日是日魂下接, 飛根盈滿, 水母辟夢之時也。行之十八年, 上清當鍊以金真, 瑩以玉光, 位為玉皇, 飛行太空, 乘華三素, 以映全国。太微飲日氣開明靈符若不能常以月晦夜半書符者, 要不行失奇月晦也。右月晦夜半, 朱書青紙上, 東向吞之, 以先告日魂也。臨飲符時, 閉氣, 左手執符, 心祝曰:太微丹量闕, 名曰開明, 致日上魂, 來化某形, 平旦嚴裝, 發自圓庭, 飛華水母, 日根金精, 紫映流光, 號為五靈。祝畢, 乃飲符。上清金闕靈書紫文、採飲陰華吞月精之法, 昔受之於太微天帝君, 一名黃氣陽精藏天隱月之經也。當思見月初出之時也, 乃對月西向, 叩齒十通, 畢, 心中陰祝, 呼月魄之名, 月中五夫人之字曰:月魄曖蕭芬豔翳寥婉虛靈蘭鬱華結翹淳金清熒艮容臺標。凡心祝呼此二十四字畢, 乃瞑目握固, 存見月中五色流精, 皆來接一身, 下至兩足。又存令五氣上至頭頂, 於是月光流精五色, 俱來入口中。又月光精之中, 自復有黃氣, 大如目童者, 累重數十, 相隨在月精光五色之中, 名曰飛黃月華之精也。並俱與五氣來入口中, 向月吞精, 作五十咽畢, 咽液十過畢, 又叩齒十通, 微祝曰:黃情玄暉, 元陰上氣, 散蔚寒飈, 條靈斂胃, 虛波瀾穎, 挺濯淳器, 月精夜景, 玄宮上貴, 五君夫人, 各保母位, 赤子飛入, 嬰兒續至, 迴陰三合, 光玄萬方, 和魂制魄, 五胎流转, 乘霞飛精, 逸虛於東, 首結靈雲, 景華招風, 左帶龍符, 右佩虎章, 鳳羽朱帔, 玉佩金璫, 騫樹結阿, 號曰木王, 神基控根, 有虧有充, 明精內映, 玄水吐梁, 賜書玉札, 刻名雲房, 飲食月華, 與真合同, 飛仙紫微, 上朝太皇。祝畢, 向月再拜。存日月, 坐立任所便耳。仙官之中, 無有一人知月魄之名者矣。其真人當時有知之者, 若天陰無月, 可於室中為之。实施要訣, 如飲日光法。夕夕為之, 則立覺體生光照, 目有飛精也。要法月二日、四日、六日、八日、十日、十四日、十六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 一月之中十一過, 亦足成仙也。此日之夕、是陰陽之合, 三炁盈溢, 月水結華, 黃神下接之時也。行之.一十八年, 上清當鍊魂易魄, 映以玉光, 乘玄轡景, 飛行太空。紫微飲月精太玄陰生符若不能常以月晦夜半書符者, 要不行失偶月晦也。正月為奇, 二月為偶。右月晦夜半, 黃書青紙上, 東向飲之, 先以告月魄也。是時當先飲開明靈符也。飲月符, 閉炁, 右手執符, 心祝曰:紫微黃書, 名曰太玄, 致月華水, 養魄和魂, 方中嚴事, 發自玄關, 藏天隱月, 五靈夫人, 飛光九道, 映朗泥丸。祝畢, 乃飲符。太微靈書紫文拘三魂之法月三日、月十三日、月二十三日夕, 是此時也, 一二魂不定, 爽靈浮遊, 胎光放形, 幽精擾喚。其爽靈、胎光、幽精, 三君是三魂之神名也。其夕皆棄身遊遨, 飚逝本室, 或為他魂外鬼'所見留制, 或為魅物所得收錄, 或不得還及, 離形放質, 或犯於外魂, 二氣共戰、皆躁競赤子, 使為他念, 去來無形, 心悲意悶也。道士皆當拘而留之, 使無遊逸矣。拘留之法, 當安息向上, 下枕伸足, 交手心上, 暝目閉氣三息, 叩齒三通, 居心有赤氣如雞子, 從內仰上出於目中, 從目中出外, 赤氣轉大覆身, 下贱身體, 上至頭頂, 變而成火, 因以繞身, 使匝一身, 令內外洞徹, 有如然炭之狀。都畢。其時當覺體中小熱, 乃又叩齒三通, 畢, 存呼三魂名, 爽靈、胎光、幽精, 三神急住, 因微祝曰:太微玄官, 中黃始青, 內鍊三魂, 胎光安寧, 神寶玉室, 與我俱生, 不得妄動, 鑒者太靈, 若欲飛行, 唯得詣太極上清, 若欲飢渴, 唯得飲徊水玉精。太微靈書紫文制七魄之法月朔、月望、月晦夕, 是此時也, 七魄流蕩, 遊走穢濁, 或交通血食, 往鬼來魅, 或與死尸共相關入, 或淫惑赤子, 聚姦伐宅, 或言人之罪, 詣三官河伯, 或變為魍魎, 使人厭魅, 或將鬼入身, 呼邪殺質。諸殘病生人, 皆魄之罪, 樂人之死, 皆魄之性, 欲人之敗, 皆魄之疾。
       道士當制而勵之, 鍊而變之, 御而正之,

攝而威之。其榜首魄名尸狗, 第二魄名伏矢, 第三魄名雀陰, 第四魄名吞賊, 第五魄名非毒, 第六魄名除穢, 第七魄名臭肺, 此皆七魄之陰名也, 身中之濁鬼也。制檢之法, 當正臥, 去枕伸足, 兩手掌心掩兩耳, 令指端相接, 交於項中,

閉息七過, 叩齒七通, 存鼻端有白氣如小豆, 須臾漸大, 以冠身九重, 下至兩足, 上至頭上。既畢, 於是白氣忽又變成天獸, 使兩青龍在兩目中, 兩白虎在兩鼻孔中, 皆向外, 朱雀在心上, 向人口, 蒼龜在左足下, 靈蛇在右足下, 兩耳中有玉女, 著玄錦衣, 當耳門, 兩手各把火光。好久, 都畢。又咽液七過, 叩齒七通, 呼七魄名畢, 乃微祝曰:素氣九回, 制魄邪凶, 天獸守門, 嬌女執關, 鍊魄和柔, 與我相安, 不得妄動, 看察形源, 若汝飢渴, 聽飲月黃日丹。右祝誦都畢, 於是七魄內閉, 相守受制。若常行之, 則魄濁下消, 反善合形, 上和三宮, 與元合靈。人一身有三元宮神, 命門有玄關大君, 及三魂之神, 合七神, 皆在形中, 欲令人長生, 仁慈大吉之君也。其七魄亦受生於一身, 而與身為攻伐之賊, 故當制之。道士徒知求仙之方, 而不知制魄之道, 亦难免於徒勞。三元宮地点, 其上元宮, 泥丸中也, 其神赤子, 字三元先, 一名帝卿;中元宮, 絳房中心是也, 其神真人, 字子南丹, 一名中光堅;下元丹田宮, 臍下三寸也, 其神嬰兒, 字元陽昌, 一名谷下玄。此三一之神矣。欲拘制灵魂時, 皆先陰呼其名, 存三神皆玉色金光, 有嬰孩之貌, 中上二元皆衣赤, 下元衣黃, 頭如嬰兒始生之狀也。行道服氣時, 亦存呼姓名。命門, 臍也, 玄關是始生胞腸之通路也。其间有生宮, 宮內有大君, 名桃康, 字合延, 著朱衣, 巾紫蓉冠, 坐當命門, 其三魂神侍側焉。大君常手執天皇象符, 以合注元氣, 補胎反胞。暮臥, 先閉氣二十四息, 乃心祝大君名三通, 因咽液五十過, 又三叩齒, 微祝曰:胎靈大神, 皇綱天君, 手執胞符, 首冠紫冠, 黃迴赤轉, 上精命門, 化神反生, 六合相因, 形骸光澤, 玉女棲身。畢。能常行之十八年, 大君將能左激三田, 右御三氣, 田化成飛舉, 氣化成玄龍, 仰役二十四神,

俯使魂靈, 呼陽官六甲, 召陰官六丁, 千乘萬騎, 白日飞升, 皆桃君之感致也。太微天帝君天皇象符一名帝君九迥元五通八間符。若禮祝於別室, 當先書此符, 盛以錦囊, 佩之, 然後乃得行之。右天皇象符, 以付生宮大君桃康合延, 合元上氣, 理胞運精。朱書青紙, 月旦、月望夜半, 北向服之, 以左手執符, 閉氣, 心祝曰:天帝玄書, 皇象靈符, 以合元氣, 運精反胞, 萬年嬰孩, 飛仙天樞, 生宮大君, 披丹建朱, 首戴紫蓉, 與我同謀。畢, 乃服, 服畢,

起再拜。服符時, 於所寢狀上也。若道士有行還精之道, 回黃轉赤, 朝精灌命, 注津溉液, 使男女共丹, 面生玉澤者, 宜知大君之名要, 服象符以不老矣。若徒行事, 而不知神名, 還精而不知服此符, 不見其祝說, 不測其宮府所住者, 雖獲千歲之壽, 故自歸尸於太陰,

徒積歷紀之生, 故應還骨於三官也。道士暮臥, 常存大君, 為祝說之法, 朔望服符, 以運胎精之益者, 如此亦成仙人, 可不煩男女還補之術也。然御女以要飛騰, 回氣以求天仙, 嶮巇甚於水火, 殺伐速於斧釿, 自非悲观抱一之性, 殆不行以此取喪失者也。中才行之, 所謂吞劍而欲喉咽不傷, 當可得耶。        生宮大神君, 忌人食生血, 忌燒家畜毛, 忌燒葫蒜皮葉, 及諸葷菜輩, 皆伐亂胎氣, 臭傷嬰神, 慎之焉。
版权声明:如非注明,此文章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